学堂 学堂 学堂公众号手机端

edc是什么化学试剂(EDC试剂是什么)

miaosupai 1周前 (06-28) 阅读数 4 #新闻资讯

EDC是什么化学试剂?——全面解析其化学性质与应用

edc是什么化学试剂(EDC试剂是什么)
(图侵删)

引言

在有机化学和生物化学领域,EDC(1-乙基-3-(3-*丙基)碳二亚胺*)是一种广泛使用的偶联试剂,尤其在肽合成、蛋白质交联和生物分子标记中具有重要作用。本文将详细介绍EDC的化学结构、反应机理、应用领域以及实验操作中的注意事项,帮助读者全面了解这一重要试剂。


1. EDC的化学结构与基本性质

EDC的全称是1-乙基-3-(3-*丙基)碳二亚胺*(1-Ethyl-3-(3-dimethylaminopropyl)carbodiimide hydrochloride),其分子式为 C8H17N3·HCl,分子量为 191.70 g/mol。它的结构包含一个碳二亚胺基团(-N=C=N-),该基团使其能够高效地介导羧基(-COOH)与氨基(-NH2)之间的缩合反应。

EDC通常以白色或类白色结晶粉末形式存在,易溶于水、甲醇、乙醇等极性溶剂,但在非极性溶剂(如*、苯)中溶解性较差。由于EDC对水分敏感,实验室中通常将其储存在干燥、阴凉的环境中,并避免长时间暴露于空气中。


2. EDC的反应机理

EDC的主要作用是促进羧基与氨基的缩合反应,形成酰胺键(-CONH-),这一过程在肽合成中尤为重要。其反应机理可分为以下几个步骤:

(1)活化羧基

EDC首先与羧酸(R-COOH)反应,生成一个高反应性的O-酰基异脲中间体(R-COO-N=C=N-R')。这一中间体不稳定,容易与氨基化合物(如氨基酸、蛋白质等)发生反应。

(2)与氨基反应

O-酰基异脲中间体随后与氨基(R''-NH2)反应,生成目标酰胺(R-CONH-R''),并释放出EDC的副产物——1-乙基-3-(3-*丙基)脲(EDU)。

(3)副反应的控制

由于O-酰基异脲中间体可能发生水解(尤其是在水溶液中),通常会加入N-羟基琥珀酰亚胺(NHS)或N-羟基硫代琥珀酰亚胺(Sulfo-NHS)来稳定中间体,提高反应效率。


3. EDC的主要应用领域

EDC因其高效的偶联能力,在多个领域得到广泛应用,主要包括:

(1)肽合成

在固相肽合成(SPPS)和液相肽合成中,EDC常用于连接氨基酸,构建多肽链。由于其反应条件温和,特别适用于保护基敏感的多肽合成。

(2)蛋白质交联

EDC可用于蛋白质与蛋白质、蛋白质与小分子之间的交联,广泛应用于免疫共沉淀(Co-IP)、Western blot等实验技术。

(3)生物分子标记

在荧光标记、生物素标记等实验中,EDC可用于将荧光基团(如FITC、Cy系列染料)或生物素共价连接到蛋白质、核酸等生物分子上。

(4)材料科学

EDC在生物材料修饰中也有重要应用,例如:

  • 将羧基化纳米颗粒(如量子点、金纳米颗粒)与抗体偶联,用于生物传感。
  • 修饰水凝胶、聚合物表面,以增强细胞粘附或药物负载能力。


4. EDC与其他偶联试剂的比较

除了EDC,实验室中常用的偶联试剂还包括:

  • DCC(二*碳二亚胺):较早使用的碳二亚胺类试剂,但副产物二*脲(DCU)难溶于水,影响纯化。
  • DIC(*碳二亚胺):副产物可溶于有机溶剂,常用于固相合成。
  • HATU、H *** U:铀盐类偶联剂,反应效率更高,但成本较高。

相比之下,EDC的优势在于:

  • 水溶性好,适用于水相反应。
  • 副产物EDU易溶于水,便于纯化。
  • 价格相对较低,适合大规模应用。


5. 实验操作中的注意事项

尽管EDC应用广泛,但在实验操作中仍需注意以下几点:

(1)避免水解

EDC对水分敏感,应现配现用,并在干燥条件下储存。反应体系中的水含量应尽量降低,或使用NHS/Sulfo-NHS提高稳定性。

(2)优化pH

EDC的更佳反应pH范围为4.5-6.0(弱酸性条件),过高或过低的pH都会影响反应效率。

(3)控制反应时间

EDC的活化中间体寿命较短(通常在几分钟到几小时内),因此反应需在合理时间内完成,避免失效。

(4)副产物的去除

EDU虽可溶于水,但在某些应用中仍需通过透析、柱层析等 *** 去除,以避免干扰后续实验。


6. 结论

EDC作为一种高效、经济的碳二亚胺类偶联试剂,在肽合成、蛋白质交联、生物分子标记等领域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。通过理解其反应机理、优化实验条件,研究人员可以更高效地利用EDC进行生物共轭化学研究。未来,随着生物医药和材料科学的发展,EDC及其衍生物的应用前景将更加广阔。


参考文献

(此处可添加相关文献,如《肽合成手册》、生物偶联化学相关论文等)

希望本文能帮助您全面了解EDC的化学性质与应用!如有进一步问题,欢迎探讨。

版权声明

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,不代表xx立场。
本文系作者授权xx发表,未经许可,不得转载。

热门
标签列表

    EDC是什么化学试剂?——全面解析其化学性质与应用

    edc是什么化学试剂(EDC试剂是什么)
    (图侵删)

    引言

    在有机化学和生物化学领域,EDC(1-乙基-3-(3-*丙基)碳二亚胺*)是一种广泛使用的偶联试剂,尤其在肽合成、蛋白质交联和生物分子标记中具有重要作用。本文将详细介绍EDC的化学结构、反应机理、应用领域以及实验操作中的注意事项,帮助读者全面了解这一重要试剂。


    1. EDC的化学结构与基本性质

    EDC的全称是1-乙基-3-(3-*丙基)碳二亚胺*(1-Ethyl-3-(3-dimethylaminopropyl)carbodiimide hydrochloride),其分子式为 C8H17N3·HCl,分子量为 191.70 g/mol。它的结构包含一个碳二亚胺基团(-N=C=N-),该基团使其能够高效地介导羧基(-COOH)与氨基(-NH2)之间的缩合反应。

    EDC通常以白色或类白色结晶粉末形式存在,易溶于水、甲醇、乙醇等极性溶剂,但在非极性溶剂(如*、苯)中溶解性较差。由于EDC对水分敏感,实验室中通常将其储存在干燥、阴凉的环境中,并避免长时间暴露于空气中。


    2. EDC的反应机理

    EDC的主要作用是促进羧基与氨基的缩合反应,形成酰胺键(-CONH-),这一过程在肽合成中尤为重要。其反应机理可分为以下几个步骤:

    (1)活化羧基

    EDC首先与羧酸(R-COOH)反应,生成一个高反应性的O-酰基异脲中间体(R-COO-N=C=N-R')。这一中间体不稳定,容易与氨基化合物(如氨基酸、蛋白质等)发生反应。

    (2)与氨基反应

    O-酰基异脲中间体随后与氨基(R''-NH2)反应,生成目标酰胺(R-CONH-R''),并释放出EDC的副产物——1-乙基-3-(3-*丙基)脲(EDU)。

    (3)副反应的控制

    由于O-酰基异脲中间体可能发生水解(尤其是在水溶液中),通常会加入N-羟基琥珀酰亚胺(NHS)或N-羟基硫代琥珀酰亚胺(Sulfo-NHS)来稳定中间体,提高反应效率。


    3. EDC的主要应用领域

    EDC因其高效的偶联能力,在多个领域得到广泛应用,主要包括:

    (1)肽合成

    在固相肽合成(SPPS)和液相肽合成中,EDC常用于连接氨基酸,构建多肽链。由于其反应条件温和,特别适用于保护基敏感的多肽合成。

    (2)蛋白质交联

    EDC可用于蛋白质与蛋白质、蛋白质与小分子之间的交联,广泛应用于免疫共沉淀(Co-IP)、Western blot等实验技术。

    (3)生物分子标记

    在荧光标记、生物素标记等实验中,EDC可用于将荧光基团(如FITC、Cy系列染料)或生物素共价连接到蛋白质、核酸等生物分子上。

    (4)材料科学

    EDC在生物材料修饰中也有重要应用,例如:

    • 将羧基化纳米颗粒(如量子点、金纳米颗粒)与抗体偶联,用于生物传感。
    • 修饰水凝胶、聚合物表面,以增强细胞粘附或药物负载能力。


    4. EDC与其他偶联试剂的比较

    除了EDC,实验室中常用的偶联试剂还包括:

    • DCC(二*碳二亚胺):较早使用的碳二亚胺类试剂,但副产物二*脲(DCU)难溶于水,影响纯化。
    • DIC(*碳二亚胺):副产物可溶于有机溶剂,常用于固相合成。
    • HATU、H *** U:铀盐类偶联剂,反应效率更高,但成本较高。

    相比之下,EDC的优势在于:

    • 水溶性好,适用于水相反应。
    • 副产物EDU易溶于水,便于纯化。
    • 价格相对较低,适合大规模应用。


    5. 实验操作中的注意事项

    尽管EDC应用广泛,但在实验操作中仍需注意以下几点:

    (1)避免水解

    EDC对水分敏感,应现配现用,并在干燥条件下储存。反应体系中的水含量应尽量降低,或使用NHS/Sulfo-NHS提高稳定性。

    (2)优化pH

    EDC的更佳反应pH范围为4.5-6.0(弱酸性条件),过高或过低的pH都会影响反应效率。

    (3)控制反应时间

    EDC的活化中间体寿命较短(通常在几分钟到几小时内),因此反应需在合理时间内完成,避免失效。

    (4)副产物的去除

    EDU虽可溶于水,但在某些应用中仍需通过透析、柱层析等 *** 去除,以避免干扰后续实验。


    6. 结论

    EDC作为一种高效、经济的碳二亚胺类偶联试剂,在肽合成、蛋白质交联、生物分子标记等领域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。通过理解其反应机理、优化实验条件,研究人员可以更高效地利用EDC进行生物共轭化学研究。未来,随着生物医药和材料科学的发展,EDC及其衍生物的应用前景将更加广阔。


    参考文献

    (此处可添加相关文献,如《肽合成手册》、生物偶联化学相关论文等)

    希望本文能帮助您全面了解EDC的化学性质与应用!如有进一步问题,欢迎探讨。

  • 打更的拼音(大奉打更人读音)
  • 赵旭熹(赵旭熹原型)
  • 鹐组词(敷组词)
  • 脸的成语 开头(脸开头的四字词)
  • 岖组词(岖的意思)
  • 西瓜常温没切开能放几天(西瓜切开放冰箱3天吃了)
  • 派2万名警察、发紧急令,韩国对尹锡悦案判决严阵以待
  • 海虾煮多长时间熟(海虾要煮多久)
  • 贤良淑德(贤良淑德的男人)
  • 沙头角属于深圳哪个区(深圳哪几个区最繁华)
  • 泠组词(泠字为何是凶字)
  • the time machine(thetimemachine课文翻译)
  • 烂开头的成语(坏字开头的成语有哪些)
  • 青蛙多少钱一斤
  • 凯利泰董事内斗未了局,“涌金系”质疑前董事长“利益输送”?